新闻搜索
精锐档案
行走不辍 风景时有---高仁辉校长
发表时间: 2014-07-05发布人:何明贤点击率:7559
我们都曾青春年少,怀揣梦想,都曾意气风发地背着理想踏上坎坷的追梦之路。虽然现实充满无奈和艰辛,但我们依然执著前行。参加工作二十多年,不同学段、不同环境的孩子都教过,各种教育生态带给我迥异的经历与感受,其间不乏酸辛、彷徨、无奈,但孩子们的那份情愫却让我们感受到了教育的神圣与职业的幸福。
生命成长让教育更加美丽
收到一张贺卡,已经好多天了,它静静地躺在我的办公桌上。看着贺卡上面有祝福语却没有署名,画面是“四川省纳溪中学校”,想了很久也不知道是谁寄来的。
期末考试第二天的中午,以前搭班的英语老师看到这张贺卡,说是小月寄的。喔,这贺卡原来是夹层的,我老土了,竟不知道里面才是贺卡内页。听罢,我一愣,那孩子又浮现在我眼前了。
她,曾经让我很揪心的一个学生。
她乒乓球打得特别好。一个女孩子却有着很多男孩子的性格。很多时候与父母相处紧张,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她和她的父亲、和我们这个班级有太多的故事。
她是我2008级1班的一员,这是我在石室联中所带班级中是精心规划过的一个班。当时我想把那个班带成一个团结互助、学习优秀、能力出众的集体,我给全班定了一个班级原则“诚为先、信为本、和为贵”,送了全班一条班级格言“阳光雨露任我撷取,春风微笑送予他人”。不知不觉这个班已经毕业五年了,他们都已经大二了,这也是一个让我怀念至今的班级。
很多同学都回来看望过老师,但小月回泸州读高中后我就没见过她了。
敬爱的高老师:
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是你崇高的劳动;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恩,十分用心;滴滴汗水,桃李满天下。
还记得开学第一天,您一个人打扫我们的教室,让我们有一个新的开始;还记得开学第一天,您写给我们的班训:阳光雨露任我撷取,春风微笑送予他人;还记得您在运动会上为我加油、呐喊……
祝老师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快快乐乐!
学生:小月2010年12月30日
看罢,我心头掠过一阵感动,我想小月肯定开始懂事了,也许不会再让她爸煞费苦心的为她操劳了。
五年过去了,孩子还记得我们的班训,我想今天他们会比当年更能理解它的含义了,这让我兴奋和欣慰。不知若干年后,孩子们还能否记得我们的班训。
如果说教育也是艺术创作的话,这个班算是我比较认可的一件作品吧。它是我通过对自己多年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与反思,“以塑造班级形象为中心,以‘民主’与‘法制’为手段,以心灵对话为动力,以集体为载体,开展班级教育活动”的结晶。如果要说心得的话,主要有三点:
一是,要进行班级形象设计,为全班师生规划蓝图,让班级成为有血有肉有灵魂的生命。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实施自主管理。
我的班级管理制度很完善,全员参与来制定,每条每款都有可操作性,其中包括:课堂法规、作业法、清洁卫生法、值日卫生条例、班委干部工作条例、班主任自律条例及其他条例。在实施过程中,老师、学生人人平等,班主任带头遵守、违反了承诺自觉受惩,这样老师和制度就成了权威。
三是,加强文化建设,塑造健全人格。
精神文化应该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它包括集体认可的文化观、价值观、生活、学习信念等意识形态。我的基本手段就是14本日记:一本班级日记,由值日生轮流写作;一本“我是男生”——男生日记由男生轮流写,只能在男生中交流;一本“我是女生”——女生日记由女生轮流写,只能在女生中交流;11本小组日记。
日记是很好的沟通工具。学生每天写,我每天批阅留言,学生对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
日记能够培养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我每天利用读报课或放学总结将有利于培养正面舆论的日记在班上阅读适当点评,总能使学生生活在一种积极向上,乐观纯真的班级氛围之中,每逢考试之前同学们更是互相鼓励,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第四学期半期之前通过男生日记的鼓励与碰撞,有六个孩子自发成立了一个学习小组,第二天又有四个男生形成了一个小组和他们比拼,那个场面真是令人鼓舞。
日记能提供难得的教育契机,能充分利用舆论来实施教育。
我的主题班会“诚?信?”、“面对”等都是由此开展的。
我班数学科代表,因为半期考试不理想,不能承受打击,他在没有任何人商量的情况下,辞去数学科代表职责,我在办公室批评他,他竟公开和我顶撞,当时有几个同学在一旁看见了这一情形,第二天有一位同学在男生日记里写道:
“今天上午,班上发生了一件不好的事,就是某同学与德高望重的高老争吵起来,我心中无名的怒火不由泛上来,高老骂他吗?我大步走出教室,胸膛冲腾一腔火气,到了办公室前,该怎么办呢?等他出来照他脸上狠击一拳?但这一切行动又有何用?终究还要当事人自己醒悟,如果男生再发生这种事……”
我立即给全班男孩子们写了一封信,并在班会上宣读:
全体男孩子们:
人都是有弱点的,无论是你们还是我,这是难以避免的,我们该怎样面对自己的缺点呢?
如果不触及自己的缺点,你可能觉得心里很平静,很心安理得,当然你也就很愉悦地生活。但生活毕竟是残酷的,宽厚的长者可以宽容你,这个社会都是宽容的长者吗?一旦自己碰壁,一旦自己无法在别人身上无理发泄,后果会怎么样?自暴自弃?万念俱灰?抑或更加的刚愎自用?或许一个优秀的人才就此夭折,或许你会更加封闭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孤僻。
如果你的缺点已经指出,你又能欣然接受,那么你的痛苦只是短暂的,在你的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就会少很多挫折。
孩子们,十三四岁的年龄,是最想独立,最爱面子的阶段,如果我们一时冲动排斥师长、朋友的规劝与教育,你造成的只是对别人难以抚平的创伤,带给自己的将是三四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悔恨。
亲爱的孩子们,你们正驶在这样一段最危险的航道上,你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吗?你是怎样对待缺点的?你是怎样对待宽容你又信任你的长者与朋友的呢?
真心希望你们能平安驶过这一人生的险滩!我最爱的孩子们!
读完以后就是经久不息的掌声,因为有小组日记,还有后续的反馈,学生受到的教育是持续的,可以强化他们的意识,促进其行动。
我是一个情感比较深沉的人,但在与学生进行日记的对话时,往往令我情不能自已,此时此刻也可以让我抛开生活的烦忧、工作的不快给我带来的苦恼,享受这份美好的回忆和难得的真情。
在制度中学会自主管理,在对话中学会自我教育,在心灵交会中构筑人格长城——是我对班主任工作的体会,因为班主任,我感受到了教育在我生命中的律动。
改革创新使教育更有魅力
去年冬日的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石室中学高一的一位班主任进行了一次随意的交流。张老师说她这一届教的学生与以前的很有些不同了,最大的区别是他们爱讲,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她让学生讲《诗经》,已经占了她几个晚自习还没讲完,还排起队要讲。她说者无心,我听者有意。这个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从石室联中毕业,而且这届学生2009年进石室联中。那一年,石室联中正全面推行教改 “实施小组合作,构建生本课堂”。我想这样的变化是不是得益于教改唤醒了孩子们沉睡的激情、求知的渴望呢?
二十多年前我刚刚教书时,只知道依葫芦画瓢,成天像警察一样“盯”着学生,我想只要学生在我的眼皮下总不会出事,学习成绩也不会成问题,但是事与愿违,结果不尽人意;后来我懂得了培养干部,让干部帮我管,我轻松多了,效果也还不错;从07年起我开始参与教学管理,花在教学上的时间越来越有限,但自己所教的语文学科毕竟要在中考中接受检验,因此我琢磨只有哄学生主动地学、合作地学,调动他们自己管自己,同学管同学,才能保证教学成绩不至于见不得人。我静下来反思自己的教学,经历了一个从“盯”到“放”的过程,应该说就个人教学而言是越来越轻松。从备课来看,开始更多是备知识,后来越来越多的是在备教法和学法,思考得更多的是怎样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怎样让学生之间的互助更加有效和持久、怎样让学生之间互相督促进步。就我而言是因为环境的改变促使我不得不这样思考和实践,其实这样一个过程又何尝不能揭示一个普遍的教学规律:放一放,换一换,解放自己,成就学生。
从教多年以后,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走过的路,毫不夸张的说,学校培养了一批批高分学生,他们中不乏能力全面的佼佼者,但决不都是高分、高能、多能的学生。而如今,社会对人才多元化需求越来越强烈,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现有的应试体制下,我们怎样让通过我们三年教育的学生既有较高学业成绩又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其他综合素质,是摆在每一个从事基础教育的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面对教育形势不断发展,一系列的教育问题需要我们去求解,去攻坚,我和我的同事们选择了改革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生本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品质,确保学校一流的教学质量。
课改项目:构建生本课堂,成就自主发展
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改革目标:为学生自主发展奠基,保障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具体来说:让学生学会学习,让教师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成绩变得“绿色”。
改革策略:以教师引导为基点,以导学学案为载体,以合作小组为平台,以小组评价为保障,构建多维互动的高效课堂。
我们探索的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合作学习小组是我们构建生本课堂的平台,教师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切实有效的实施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课堂学习的重要资源。
“我们在课堂上感受到一群群有灵气闪现、有梦想追求、有生命绽放的中学生的精彩时,我们心中定格在‘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理想蓝图上。……教育让每个孩子都飞得更高,每个孩子都收获成长的快乐,每个孩子都为理想而放飞时,教育才叫教育,在这里我们看到品到赏到了这样的教育!” 这是成都某区一位校长来校观摩后的感受。我们以科研的态度实施教改,找寻教育教学本身的规律,尊重学生发展的规律和需求,通过四年的努力,我和我的同伴们探索的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教育不仅是一项需要我们献身的事业,更是一项需要我们不断探究、不断推陈出新的工作。教育的魅力就来源于不断创新,不断挑战。
追寻梦想让教育多了一群同路人
2013年的夏天,我们三十多位老师走在了一起,为一所理想中的学校,为追寻我们渴望的教育梦想。新学校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家园,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奠基,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我们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创设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自由空间,探索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开设丰富的校本课程,从而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
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是老师,新学校将特别关注教师成长。这些老师来自石室联中、树德实验、青羊实验中学、青羊实验联合中学等学校,他们都是各学科的骨干和全区学科教学的领头人。我们将花一年的时间对学校干部、老师进行培训,他们将走进国内一流专家的课堂,他们将走进北京、上海等地一流名校的课堂,转变自己的观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艺,他们将成为成都市名副其实的专家型教师。有这样的老师陪伴孩子成长,将是学生最大的幸福。
我们新学校将更关注孩子发展的个性需求。小班教学将给学生全面的关照,导师管理将更关注学生的身心成长,分层分类课程将更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校特色课程将更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新学校不为中考将赢得中考。学校将分学段进行模块式教学,合理兼顾学生对国家课程和学校特色课程的学习,毕业学段更落实分层辅导,确保学生赢得中考。
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更理想的成长。我觉得:学习、实践与思考乃人生智慧之源!行走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道上,也许我们会困惑,会感到理想的沉重,但只要我们坚持学习、实践与思考就一定能看清理想的方向,就一定能走向成功的彼岸。
2013年10月29日
文章关键词: 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