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搜索
厚德慧育
自习课规划与自我管理经验交流
发表时间: 2014-11-27发布人:点击率:1729
泡中晨会
自习课规划与自我管理经验交流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最大的特点就是实行选课走班。在这种模式下,我们每个同学每周都会有八节以上的自习课,也就是说我们每周都至少会有320分钟近6个小时的自习课时间。如何“惜时光”,利用好这些时间,就成了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问题。
感谢导师3班的汪炜宸同学和导师19班的姚若谷同学在11月24日的晨会上为我们带来了他们上自习课的心得体会,让我们来分享一下吧!
汪炜宸同学说,首先,我们应该重视自习课。自习课不是休息课,更不是聊天、看小说和漫画课,而是强化知识和能力的重要课堂。通过上自习,学会自己主动地学习,学会自己去读课文,学会自己去做练习,学会自己去尝试着弄懂所要学习的知识。这个过程就是自己积极主动的求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会发现和创造出来。因此,学会上自习课,和学会上课是一样重要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可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我们应该明确目标 制定计划。一般情况下我会把一节自习课先分割成三部分:
(1)前15分钟
我会先用大约15分钟的时间,把当天所学的知识点结合课堂笔记在脑海里认真过一道,特别是老师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答题技巧等等。在这个时间段里,一定要确认把当天老师讲到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搞明白了,不能有遗漏,如果发现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应该立即做好标记,自习课后一定要抽时间去问老师,做到当天的问题当天清零,千万不能让问题过夜。不然问题就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要想跟上老师讲课的节奏就会比较困难了。
(2) 中间(2)中间15分钟,
我会根据自习课后面的课程安排进行一些预习,让下节课的内容、重点难点大致在心里有个印象,这样到时候听起课来就比较有针对性。如果我们作好了预习,就能预知老师什么时候会讲关键的知识点,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踩准老师上课的节奏,确保关键时候不会因为大脑疲劳而分心走神,保证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不会有遗漏。
(3)剩下的10分钟是我的机动时间,如果前面温故和知新的时间不够,我就会用这10分钟补上,如果前面两个环节都按计划完成好了,我就会用来准备当天的作业。大家也许会为问,10分钟能做多少作业呢?其实我这10分钟,我并不是用来写具体作业的,我还是会继续我的走马观花,把当天老师布置的作业粗略地看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事先估算好各科的作业量,作好计划,为回家完成作业分配和安排好时间。
计划做好以后,每天回家我就会认真执行,“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完成的事”一直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我感觉这对我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如果可能的话,我们还应该尽力争取在规定时间之前完成任务,逐步缩短所用的时间,如果你长期坚持这样做,假以时日你就会惊奇地发现,以前一小时都完不成的作业,现在四十分钟就完成了。
姚若谷同学说,自习就是自主学习。可以用来复习功课。自习课上的查漏补缺应是主旋律,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和内容。要针对每一学科的情况,抓弱点、重点,反复练,使自己的知识得到消化巩固、提高、拓展、延伸。不求能弄懂什么太深奥的问题,但求搞懂试卷上、作业中的每一个问题。我们复习的时候不要单一复习某一门科目,应该使它们轮番上阵,这样可以把单调的复习变为一件有趣的事情,从而提高复习效果。
晨会最后,自习项目组的罗成老师用哈佛图书馆自习室墙上的训言勉励我们: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学习时的痛苦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身的。
是的,我们应该感谢以上两位同学为我们带来的精彩发言,感谢罗成老师的精彩点评。古人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任何成功,都是靠一点一滴努力的积累,都是靠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行。我们每个同学都渴望成功,那么就请大家加强自我管理,在自习课上闭上闲谈的嘴巴,收回四处游走的视线,塞住爱听外界无关声音的耳朵,整理纷乱的思维,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自习课吧!“惜时光”,我们每一位同学都会有机会“演绎精彩生活”!
文章关键词: 自习课规划 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