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慧育

勤奋与思维

发表时间: 2015-01-07发布人:点击率:1386

泡中晨会

                                                                                        勤奋与思维

       亲爱的同学们,相信新年的第一次学校晨会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导师16班的同学以一场非常精彩的辩论赛,向我们全校师生阐述了勤奋与思维的辩证关系。正如刘婷婷老师总结的那样,勤奋与思维对于我们而言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

       说到勤奋,大家都知道,“一勤天下无难事”。爱迪生还说过:“巨大的成就,在于长期的勤奋。”三国时吴国的吕蒙,近代数学家华罗庚,都是经过了自己的勤奋而取得成功。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压倒。可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

如果一个人天生有聪明的才智,可后天不注意培养,不勤奋,不学习,那他终究不会成功!宋代有个名叫方仲永的“神童”,五岁便会作诗,被乡里称为奇才,可谓聪明过人。但他出名后,不再勤奋上进,终于“泯然众人矣”。

懒惰分为两种,一种是做事懒惰,一种是思维懒惰。

       思维懒惰,就是不愿意把一件事情想透彻。很多同学会在这个过程中轻易采信未经证实的信息,并忽略有矛盾的逻辑关系,最终导致结论错误。

       思维懒惰,就是不愿对问题设立防范机制。当问题发生后,很多同学不愿去思考怎么解决问题,更不要说去追究问题发生的原因。

思维懒惰,就是思维惯性。当别人提出反对意见或挑战时,不假思索就反驳或是习惯性地接受。

思维懒惰,就是放弃独立思考。对“权威信息”不加鉴别地采纳,放任自己的思维被引导,这是最危险的情况。

思维懒惰,就是没有格局观。不会把眼前的事情放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坐标轴上,从历史的角度、全局的范围来分析问题。

思维懒惰,就是固守旧习。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够创新或者别人觉得你不够创新,那么你就是在固守旧习。

       思维懒惰,就是对知识漏洞的容忍。遇到自己不懂的知识就自欺欺人地蒙混过去。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很少有人注意到思维的懒惰,而恰恰是思维的懒惰是我们的大敌。举个例子,凡在同一件事情上犯两次以上错误以及有拖延症的人都是典型的思维懒惰。但我们往往会忽略思维上的懒惰并拼命靠肢体上的勤奋来弥补。

      亲爱的同学们, 我们不反对用功,但我们反对愚蠢的用功。思维懒惰是最大的懒惰。我们千万不能用行为上的勤奋代替思维的懒惰!

      解决以上所有问题的方法就涉及勤奋的第三层概念-----专注。一个人能够取得的成就取决于他的专注程度。因为专注所产生的能量简直太强大了,举个极端的例子,N个一分钟累加的效应可能永远都达不到一个专注的 10 分钟创造的效应。所以,宋代的朱熹说过,“心不存,虽读万卷书,亦何所用”!

       最后,我们要再次感谢导师16班为我们带来的关于“勤奋与思维”的话题,让我们践行践思,学思同行!


 

文章关键词: 勤奋 思维

版权所有©2013-2024成都市泡桐树中学 审批资质号:川教YW-20140047 蜀ICP备14014853号

学校地址:成都市同怡横街298号 邮政编码:610091 电话号码:028-83572610 电子邮箱:cdpts@cdpts.net 学校微信公众号:cdpts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