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搜索
厚德慧育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感言系列(七)
发表时间: 2015-09-17发布人:赵时莉点击率:1085
①2015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宋元亨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相信在现在,几乎全国人民都会唱这首歌。国歌,这是多么一个神圣而又庄严的名字!但在现在,又有多少人是读懂了的,又有多少人,是真正地,怀着一种崇高与尊敬的情感,去唱的呢?
也就在昨天,中央电视台,给我们上了一堂课。一堂令我肃然起敬的课。课程可分为4节——爱国、团结、勇敢、自强。
爱国,听到这个词,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处在和平年代。哪里有机会去爱国啊?相信我,在打仗时,我会挺身而出的!”这无疑是一个错误的回答。爱国两字,在现在并不是为国捐躯的事了。只需要你将自己的祖国,当成自己的家来爱护,为保护它而努力。每一个人都尽一份力,建设自己的家,这就是爱国。而像之前提到的,在现在一个轻易的爱国的举动都要找借口来回避的人,战争发起时,他们真的会挺身而出么?我想这样的人绝对不少。
现在,我们可以来说说国歌了,“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如今,我们唱起这句话,心中仍是汹涌澎湃;但是,只要是正常人,便会将这句歌词理解为一种修辞手法。其实并不是这样。大家都知道,长城,是我国古代抵御外敌的一座城墙。而在抗日时,它无疑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再怎么说,它只是由石头建成的,在敌人的炮轰下,是怎么也不可能抵挡住的。在被敌人轰出一个缺口后,敌军立马妄图从中进入到长城内,而我们英勇的抗日战士们,马上跑到了缺口处阻拦敌军,死伤惨重,而他们的尸体,堵住了缺口,阻挡了敌军。听到这里,你还能不对我们的先辈们,致敬,还能不爱这个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国家么?
当人们都爱国后,这个国家一定会像铁一样团结。而在很多时候,双方的实力都差不多,便要看哪一方团结了。“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可不是空谈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有很多次处在在一个团队里,相信如果你们团结一心,一定能干出令自己都惊讶的事。
俗话说的好:“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无论是在古今还是在中外都是行的通的。勇敢的人与一个懦弱的人相比,也许一眼都可以看出来。勇敢,会使你更加自信,而懦弱,无疑会消磨你的斗志,使你变得自卑。一个勇敢的人,也会为团队带来斗志,让人心安。但是这里的“勇”,并不是匹夫之勇。有勇有谋,才是人才,有勇无谋,则是愚蠢了。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弱,则中国弱!”而现在的我们,便是少年,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我们也一定要自强不息,永不言弃。自强是努力向上,是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和不懈追求; 自强是脚踏实地,百折不挠,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崇高的理想迈进。
“落后,就要挨打。”这已经是一个定律了,最后,为了我们的国家不再受到欺辱,为了不让南京30万同胞被杀的惨案再次发生,我们一定要奋发图强!
②《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陈咲叡
“英雄不朽”,以一张照片开始了……
那张照片是一个孩子坐在烧焦的废墟上,他是战争中许多家庭中孩子的缩影,1937年的上海被日本军队入侵。那幅图是家庭的缩影,是上海的缩影,乃至整个国家的缩影。战争毁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那些战争时期广为流传的歌曲是来自我们中华民族的怒吼、咆哮。于是,有无数前辈,为革命事业义无反顾的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有了他们的牺牲,日寇在1945年9月3日投降!
最熟悉的抗日歌曲,那就莫过于《义勇军进行曲》。在这首歌中我影响最深刻的是“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秦怡奶奶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女子巾帼,赵一曼,在生命的最后期限给她仅有七岁的儿子宁儿留下了一封遗书,信中有着这样的一句话:“孩子,我不是一个好妈妈,但你记住我是一个好战士……”我们应该对这些为了国家而永远离开家人的烈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说到爱国,有一位女子巾帼不让须眉,她是东北地区的一名抗日军人,带领东北地区获得了多场胜利,但在1935年的冬天不幸中弹被俘,她就是赵一曼,她在敌人的折磨下,没有说出任何与组织有关的消息,在生命的最后期限给她仅有七岁的儿子宁儿留下了一封遗书,信中有着这样的一句话:“孩子,我不是一个好妈妈,但你记住我是一个好战士……”另一个父亲——左权,他是一个爱孩子的父亲,打仗的空隙他总会给家中的妻子(刘志兰)和女儿(太北)写信,在1941年的9月24日他又给妻儿写了一封家书,可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他给妻儿的最后一封家书。因为在1941年5月25日左权将军为队伍殿后,然后敌人往队后扔了一颗炸弹,他….牺牲了,就在那两天后是他女儿的两周岁的生日,可他再也看不到了……我们应该对这些为了国家而永远离开家人的烈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这个反法西斯7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赞美、缅怀他们…….
爱国勇敢,勇往直前。生死留给自己,生命留给伙伴。
团结自强,自强不息。
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小结:如今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珍惜!向红军战士们致敬!
③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庞梓衡
2015年9月3日,中国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并在北京进行了隆重的阅兵仪式。在阅兵仪式上,中国向世界和我们展示了新型的武器令我们叹为观止。9月4日的《开学第一课》同样也是讲述了抗战胜利之这段历史。
在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后,我明白了:现在我们的美好生活是靠曾经的革命先烈们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后换来的,所以我们要感谢他们,并且我们要铭记这段被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屈辱历史,不能忘记。此外我们也应该讲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继续的传扬下去,去缅怀那些牺牲了的革命者们。
铭记历史,永不能忘,让这段历史永存于脑海中。
④观《2015年开学第一课》后感
曾冀峰
昨天我看了一部以“英雄不朽”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节目。这部节目分为“爱国、勇敢、团结、自强”四节课程。
“英雄不朽” ,我看到这个主题时第一想到的是:电影《鸡毛信》中,海娃以放羊作掩护,将情报送给八路军从容不迫;电影《小兵张嘎》中,嘎子机智勇敢从敌人手中把枪缴获,还配合游击队,端掉了日本兵的老窝;电影《小英雄雨来》中,雨来机智地与鬼子斗智斗勇,把鬼子绕得团团转……
以“英雄不朽”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节目总共分为四个篇章,分别是“乐谱与家书展现爱国情怀”“见证人回忆勇敢精神”“营救盟军诠释团结情义”“传承前辈精神发出自强宣言”
“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人民万岁!”这是一个个烈士临就义前的呼喊,“我们是不会向敌人屈服的!一句句发自内心的呐喊,激励着中国人坚强不屈,临危不惧,从而涌现了一个个英雄烈士,为国家而奋斗,为人民而奋斗!
抗战故事,令人震撼。爱听故事,是人类的天性,特别是孩子们。往事如昨,抗战的故事始终萦绕在心头。
抗战故事中喷张着血性,充满了智慧:杨靖宇、赵一曼、狼牙山五壮士等一个个英雄的故事惊天地、泣鬼神;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战法中蕴含着无穷智慧。没有当年那么多的抗日英雄,就没有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做为一名新中国下的少先队员,我应该好好学习,
将来才能为国效劳,少年强,则国强,这不光是口号,应该在我们的心间。我在将来的日子里,时时刻刻牢记国家落后遭人欺。做为目前中学生的我,我要树立好人生目标,将来才能为我的国家效力,为国添风采,让我们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⑤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悟
蒋星童
观看了《2015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深深地感受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落后就要挨打!
爱国如曹操所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首诗始于人生哲理的感叹,继发壮怀激烈的高唱,复而回到哲理的思辨。
抗日战争对于我们这些21世纪出生的青少年儿童来说,是一段未曾亲历的特殊历史,《开学第一课》,使我深刻认识到了日本军国主义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的沉痛灾难,也正是这段历史使我们认清了日本侵华战争的本质,也使我明白了只有国家富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防强大才不会挨打、不会被欺辱,才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节目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告诉我们,南京大屠杀的六个星期里,共有30多万中国人遇难,平均每12秒就有一个同胞被杀害。如果把这30万的人排成一队,队伍可以排出180多公里;如果一一念出他们的名字,需要念三天三夜。后来,南京城变成了一座空荡荡的孤城,街上寂静得连哭声都听不到了。
历史,历经了沧桑的岁月,经受了风雨的冲洗,被亿万人传颂。它是见证友好、罪恶、繁荣、衰落的“目击者”。
节目中一封迟来的家书,感动全场。在左太北奶奶抱住爸爸雕像的那一瞬间,所有人都动容落泪。在危难之中,对祖国的这份爱,让英雄们人手分离的伤痛,只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亲人团聚。
大屠杀就是抹不去的铁证!历史就是历史,事实胜于雄辩,更何况还有如山的铁证!我要大声疾呼:“牢记血耻,勿忘国仇!”
没有那些没有当初的英雄们的热血奋战,哪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啊!我们应该打心里佩服这些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艰苦奋斗的老战士们,在这里我们向你们致敬!你们是我们民族永远的英雄。
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战士用自己滚烫滚烫的鲜血换来的。
战士们就是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兴中华!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革命战士永垂不朽!
⑥胡雅诗
9月3日,我和家人一大早便守在电视机旁,等待着抗战阅兵式的开始。
这一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就在70年前,长达十多年的残酷血腥的战斗结束了;七十年后的今天,天安门艳阳高照,举行着缅怀先烈们隆重的阅兵仪式。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了,十点整,70响礼炮轰起,国旗护卫队举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昂首挺胸,踏着整齐的正步,走进了电视机的荧屏中。他们走上升旗台,奏起国歌,上千人的乐队,排成了整齐的方队,连目不转睛盯着电视的我,都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是历史,不只是歌词!是八路军的血肉、躯体,将长城的缺口,给堵住!
一张张严肃的脸,一句句洪亮的喊声,难道还不能突显出我们中国的强大?十七个来自国外的方队,上万个中国的士兵,难道还不能表示出祖国对先烈们的敬仰?观众台上那么多的老兵,他们身上还有着抗日战争的痕迹,他们身上留着战友的身影。他们是亿万先烈们的缩影。没有他们,哪里来如今幸福的生活?
昨日的祖国伤痕累累,血染江河;今日的祖国荣光焕发,繁荣富强;明日的祖国蒸蒸日上,更加美好。
那天空中喷出的五彩烟云的飞机,喷出了中国人的雄风;那放飞的和平鸽、气球,寄予着我们对世界和平和团结的向往。
有人说过,中国是只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那么今日的中国便是苏醒的雄狮。它捍卫和平,捍卫自己的尊言,如若冒犯,必将拼搏到底!
今日,我为祖国骄傲,自豪!
⑦郑文慧
看了《开学第一课》我深受感触,让我对抗战有更深的了解,让我懂得了那些爱国主义者为国捐躯是一种多么的光荣与自豪。
国歌中有一句“用血肉筑成我们的新长城”为了守一方城池用身体去抵挡敌人的炮火,‘爱国主义永垂不朽!!!’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念能让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士们抛妻弃子,不顾自己的安危去参加抗。
要说勇敢那些为国牺牲的勇士才是真正的勇敢,他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他们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在战场上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的倒下却无能为力,那是多么的无奈啊!多么残酷的战争啊!为国捐躯的烈士们、为抗战胜利的老兵们,您们为我们打下这幸福美好的土地,我们由忠地感谢您!
用习主席的一句话“我们要热爱和平、珍惜和平”更要为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而好好学习,筹划未来,让自己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⑧抗战七十周年纪念日
---大阅兵观后感
胡雅诗
今天是九月三日,七十年前的今天,是一个伟大的日子,因为那是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日。七十年后的九月三日,在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纪念中国抗战七十周年的阅兵仪式。
活动在十点整开始,习主席发表了精彩的演讲,接着,鸣礼炮七十响,在礼炮声中,仪仗队员个个气宇轩昂,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到了国旗台,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洪亮的国歌声中徐徐升起。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候啊!人们高唱着国歌,歌声回荡在天安门的上空,久久没有停息。阅兵仪式正式开始,直升机编队组成了数字“70”从广场上空飞过,纪念着伟大的抗战七十周年。各兵种方阵与先进的武器方阵在天安门广场上接受检阅。各种先进的战机飞过检阅台上空,划出一道彩虹。七万只飞翔的和平鸽给阅兵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虽然阅兵已经结束了,但是他那壮观的场面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们的国家已经拥有了维护和平的力量、保卫人民的力量、伸张正义的力量。不会让历史再次重演。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所以一定牢记这些耻辱!但是我们也不会延续仇恨,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宽容的、爱好和平的民族。
战争是残酷的、黑暗的,和平时光明的、美好的,我们怎么可能放弃光明而选择黑暗呢?愿那美丽、洁白的和平鸽,能在世界上的每一个地方快乐的飞翔!
文章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