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之旅

不品黄连之苦,焉得甘草之甜? ——记成都中医药大学游学活动

发表时间: 2016-05-10发布人:赵时莉点击率:3233

2016424日至26日,我校82名同学到四川省属重点高等学校、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成都中医药大学进行了游学活动,与中医药文化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

◆与植物结缘,初识中药的奥秘◆

游学第一天——同学们来到美丽的药用植物园寻药认药,了解到了常见中药的性能功效。还走进神奇的中药材标本馆,识别常用药材,亲手制作了中药香囊。分享会上,成都中医药大学校武术队还为同学们表演了精彩的武术节目。在大哥哥大姐姐的带领下,同学们练起太极扇、五禽戏、八段锦等传统养生保健运动,一招一式比划得有模有样!

















◆易筋经VS五禽戏,学习基本急救技能◆

游学第二天——一大早,同学们就严格按照作息安排开始了晨练,五禽戏、易筋经轮番上场,看样子同学们都得到了师傅的真传呢!

同学们还在中医标准诊室,参观了脉搏仪、舌相模型、望诊图谱等“望、闻、问、切”教学工具,亲自感受把脉诊病过程;在解剖楼,参观解剖标本馆,了解人体的神秘结构;在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临床技能中心,学习了针灸推拿知识;在急救培训中心,学到了心肺复苏、止血、包扎、搬运等急救知识。











◆学习基本推拿手法,中医药与传统文化的渊源◆

最后一天——同学们在张新渝教授饶有趣味的中药文化讲座中、在推拿针灸的学习中结束了本次的中医药游学之旅。








(撰稿:赵时莉    图片提供:赵时莉)

附成都中医药大学游学活动优秀报告:

不品黄连之苦 焉得甘草之甜?

20179班葛俊彦

“先苦后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淀,也是我们这次中医之旅的最深体会:不刻苦学习、感受中医博大精深的文化,哪能在这次游学里满载收获?

游学。相较之前的几次游学,我认为这次更倾向于“学”。这次游学的知识性极强。就我而言,我学习了部分常用中药材的性味,急救的方法(实践)。中医文化(教授的讲座),解剖及其对医学的贡献,各种中医药学说的讲座也让我们受益匪浅和对中医的基本诊断方式有了初步的实践和了解。这次游学的“难度系数”较大,但是实用性极强。就我而言,这次更像是是“学游”。有一颗好学的心,一张勤问的嘴,才能对其有所感悟并获得新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在中医大之旅中“游”得快活。

我们整理了许多常用的方法和技能。我在此列举一些精品内容。中药的基本认知:中药在中国古籍中统称为本草。中国最早的一部中医学专著是秦汉的神农本草经。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是新修本草(唐本草)。中药有中药材、中成药和中药饮片三部分构成。目前,我国人民使用的中草药约1200种,药店300400种。药的炮制方法主要有炒、煮、蒸、煅、炙等。我们聆听教授的讲座学到了很多以前一知半解的传统文化五行:木火土金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对应颜色和脏器:木青肝,火红心,土黄脾,金白肺,水黑肾。其互相影响,相生相克,且深深融入了我们中华传统文化。每个病也不是单独存在的,一定会有牵连。

我们以前对急救知识都只是初步地了解,从未实践,这一次我们实践并对之前所有的误区进行排查,最后大家都有收获了挽救生命的知识。尤其是心肺复苏CPR(有条件用心脏除颤仪AED),十秒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处理阻碍急救的东西:轻晃脑袋询问神志清醒否?可看眼睑。摸胸锁乳突肌旁的动脉和桡动脉(手腕处)的脉搏跳动。扒开衣服解(扯)开衣服第一颗扣子观察腹部、胸部有无起伏。把被施救者的脖子摆正,把鼻腔、口腔中的异物清理干净(吸、掏、挖)。把舌头按平。心肺复苏按压位置在两乳头中点处,女性不好判断就看剑突(最后一对肋骨和胸骨的交汇处),剑突往上一拳的位置差不多【切忌按压肋骨!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损伤!】。左手五指扣在右手五指上,右手五指打开,手腕处抵住按压部位,保持手臂垂直于地面,不弯曲。每分100次的按压频率,每次按压要按压三分之一深度(成人大概5厘米,少年34厘米,婴幼儿23厘米),且要完全起来。单人四十次按压两次人工呼吸(双人或三人可以2015次两次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有条件就拿棉布或纱布垫着一层,把脖子摆正,下巴微微向上,捏紧对方鼻孔,包住嘴大口吹气,目光斜瞟被施救者的胸口,有起伏才算成功的人工呼吸,有起伏且你已经没气了就松开鼻子。【其实这个很累,尤其是吹气的时候要有足够的肺活量。】

绷带固定包扎:任意一种包扎方法都需要先缠绕一圈(有角度)留出“线头”,缠绕至第二圈时把“线头”折叠回来,再缠绕一圈以固定“线头”。

具体分为:螺旋形包扎(每一圈压住前一圈的二分之一)、蛇形包扎(每一圈留出少许空隙)、螺旋反折包扎(每绕一圈翻转一次绷带,适用于长骨固定)、八字形(两根长骨关节固定)包扎(固定肘关节等折叠关节,线头绕好后从一根骨头八字形绕道另一根骨头,以此往复,每一次比下一次的距离稍长,遮盖住前面的二分之一)、八字形(单一长骨)包扎(以伤处为起始,往两边绕八字,遮盖前一次的二分之一)。

包扎一定使用绷带的阳面(露出来的一面)。结束时只需直接拉断绷带(留一段距离)然后从中间拉开一部分分两股缠绕一圈打结即可。

三角巾:主要可以进行头部包扎、面部包扎、胸部包扎、肩部包扎和悬臂带。头部:将三角巾的底边折两遍,从前额遮盖绕至后脑勺,把两角继续往前包,前额打结,后面的顶角反折进之前折叠的凹陷中。下颌—头部包扎和头部包扎类似,只不过起始点在下颌,打结点在头顶。胸部:将三角巾顶角朝上包在肩上,两水平方向的长边向里折,节点打结。肩部:用三角巾的底边贴近脖子,另外两边缠绕打结。悬臂带:折叠三角巾成燕尾形,将小臂放入燕尾的凹槽中,平直的一面向外,燕尾分别绕过两侧脖子、肩膀,在背后打结,顶角向上折粘贴(可用医用胶布)在大臂上。

止血。止血带(输液用的橡胶管):在需要止血的部位的向心端(靠近心脏的一端)开始绑,要让对方有压迫感而不至于过紧,捆适当圈数打结。每10分钟放血10秒。没有止血带用布带:同样绑,但是要用两根(都在向心端),都不能过紧,可以比止血带打的略松。放血是保持血液流通,以免组织坏死。【如果过紧,淤阻了血管和神经,到医院后…就直接锯了吧】


游学的注意事项

责任。每一次游学,我们都是代表泡中,甚至代表成都学校在进行游学活动。我们没了学校老师时时刻刻的监管,我们行动做事要更谨慎。为了提供我们游学机会的大泡中,我们一起树立它高大的形象吧。

感恩。每一次游学,学校都花费了大量时间和人力资源保障我们的安全、兴趣和知识方面的收获。对一直服务我们的大哥哥大姐姐及老师常存感恩之心。还要感谢我们身边的伙伴,他们让你的游学更加多姿多彩。

 

最后引用教授的话概括几点:

中医是中国的民族医术,较其他民族医术,中医是唯一的民族医术的阵地。

中医之所以没有像其他民族医学一样灭亡,是因为它有自己整套的理论体系!两千多年的历史,实践检验证明了其行之有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中国,中医西医互相帮扶,救死扶伤,堪称医学界的奇观。

中医:洞悉自然,对疾病归纳总结完善改进检验最终整理成完整的体系。

中医由中国人创造,使用中国文字记载,在中国的土地上传承到今。

中医学术是中华民族的保护神!



文章关键词:

版权所有©2013-2024成都市泡桐树中学 审批资质号:川教YW-20140047 蜀ICP备14014853号

学校地址:成都市同怡横街298号 邮政编码:610091 电话号码:028-83572610 电子邮箱:cdpts@cdpts.net 学校微信公众号:cdpts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