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搜索
游学之旅
不忘历史,砥砺前行——建川·三星堆研学之旅
发表时间: 2019-11-30发布人:赵时莉点击率:2589
(撰稿:2022学部 王艺然)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是互补的,读书是静态的,行路是动态的,书中知识有限,只有行路眼观耳识我们的才能补其不足,我们怀着无比期盼的心情开始了我们的建川—三星堆的研学之旅。
第一站
同学们来到了樊建川先生的建川博物馆,建川博物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在已开放的24个分馆中,我们只去了其中几个。看到了许多我们没见过的东西,明白了为什么有“无川不成军”的说法。
第二站
同学们来到了大地主刘文彩的私人住宅——刘氏庄园,刘氏庄园博物馆建于1958年10月,占地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1966年1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9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有一套清代紫檀木镶大理石桌椅最为传奇,它是太平天国天王府的遗物,1864年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率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后进入天京(南京)从洪秀全的天王府抢出来的,1935年在刘文辉四十岁生日时,二十四军旅级军官买来送给刘文辉的寿礼。
在这里还有一样东西很令我惊叹,就是泥塑《收租院》,《收租院》分为收租、验租、风谷、过斗、算账、逼租、反抗七个板块,讲述了刘文彩剥削农民的故事。

第三站
同学们来到了古蜀国的遗址——三星堆博物馆,因为被发现时有三个土包,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故名“三星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甚至还有象牙,这说明在古代,四川是适合大象生存的,这个王朝存在了七百二十九年,在公元前316年被秦昭王所灭。

第四站
同学们来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绵竹年画村,绵竹年画村于2006年在年画南派掌门人陈兴才的家乡建立,是专业加工,制造,经营绵竹年画的一条龙作坊。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源于北宋,兴余明代,盛于清代,是门神画的一种,在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年画、杨家埠木版年画、桃花坞木板年画合称为中国四大年画,2002年2月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次建川—三星堆的研学之旅,我们去了记录着四川事迹的建川博物馆,旧中国的地主住宅刘氏庄园,古蜀国的遗址三星堆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绵竹年画村。认识了民营企业家樊建川,既有英雄,又有狗熊的刘氏兄弟和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陈兴才。这次研学有悲喜哀乐、酸甜苦辣,但所有同学都给自己的第一次研学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文章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