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搜索
游学之旅
拜访文昌帝君,探索古羌文明——忆绵阳线研学旅行
发表时间: 2019-12-04发布人:赵时莉点击率:1566
(撰稿:2022学部 李云舒)
俗话说得好,“寓教于乐”。我们在这次研学旅行中,不仅见证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并且领悟到了中华儿女坚强不屈的精神。
两弹城———鸣惊人的原子弹
1. 颜色
原子弹爆炸时会卷起地面的尘土,所以颜色较深↓
而氢弹爆炸时把附近的水蒸气凝结起来,所以颜色较浅↓

2. 高度
原子弹爆炸高度比氢弹略低
3 .爆炸方式
最初氢弹爆炸是由一个原子弹包裹在里面点燃的
4.爆炸流程↓

绵阳科技馆,感受科技发展之迅速
一. 导弹科技
结构:1.制导系统
2.攻击部位
3.弹体结构
4.动力装置
制导方式:复合制导方式(常用)
人工制导方式(容易受大气层影响)

二. 航空航天
基本结构:

中国航天:中国自1956年开始展开现代火箭的研制工作,1964年自行设计研制的中程火箭试飞成功之后,及着手研制多级火箭,向空间技术进军。
随着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诞生,我国已经走在世界火箭研制的前列,且火箭发射成功率一直领先,在国际发射市场中占重要地位。
中国的火箭:

航空人物:齐奥尔科夫斯基发现了火箭的发射原理。

太空生活:睡觉等于遭罪,要被绑在墙上睡觉。太空生活中自身清洁难以自理。
三. 核武器与核科技
原子弹:美国曼哈顿计划研制出了世界上第1批原子弹,“大男孩”“小男孩”和“胖子”。其中“小男孩”和“胖子”在日本投放,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损失。这是第1次使用核武器,也希望是最后一次。
核动力航母:

首次晚间课堂
带队老师把同学们分成了4个小组,第1天晚间课堂的时候,同学们按照小组发言,积极踊跃。本来一张张陌生的面孔,突然变得熟悉了起来,同学们也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今天你负责记笔记,我负责拍照。""今天我们分享,明天你们分享。”

在小组合作分享第1天的学习成果后,绵阳科技馆的叔叔阿姨们为我们带来了神奇的科学实验。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用火烧被肥皂水和酒精浸泡过的手以后,手不会被烧伤吗?""不知道。""同学们,原因是这样的…"
在第1天晚上,我们不仅学会了小组合作,而且还了解了很多的科学道理。我们分享了学习成果,学习了很多的知识。

北川地震遗址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28,512大地震持续了整整80秒。而这所有受灾区中,北川的损失是最为惨重的↓
以前的北川分为新县城和老县城,涧江恰恰分开了这两个城区。而老县城因为靠着山,所以受到的地震危害更加严重,泥石流对老县城的破坏也很大。
震前图↓

地震是地幔和地壳运动产生的拉扯力量导致的。岩石层断裂瞬间爆发,形成剧烈的地震,而汶川大地震有8.0级。我们可以观察到,有些房屋基本上完好无损,而有些房屋彻底倒塌。这也许是因为建筑材料,也许是因为房屋结构,也许是因为地震的横波纵波分布不同。
在地震遗址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由同一家建筑公司设计的、完全一样的4栋教师公寓,在地震后破坏程度却有所不同,有的完全倒塌,有的向前倾斜,也有的完好无损。
在北川经历过如此重大的灾难后,仅仅花了5个月的时间就重建起一座新县城,这难道不也是"中国速度"吗?
俗话说大难见真情,在地震后也发生了许多动人肺腑的事情。一位年轻的妈妈,在水泥墙板倒下的那一刹那,把自己的儿子紧紧的抱在怀里,弓起背,独自承担起了沉重水泥板的所有重量。而在那旁边的一部手机中,输入着给儿子的一条短信:"儿子,你要记住,妈妈永远是爱你的。"婴儿的啼哭使搜救人员发现他们,从而获救了。但这一幕场景始终深深的烙印在我脑海中。
在512大地震中,万人坑旁边的北山中学遗址废墟只有一个破旧的篮球架和国旗杆勉强可以辨认。难以想象,当时只有一个班的学生全部获救,而在这次地震中,丧生的学生和老师更是难以计数。一个名叫何川的学生也是遇难者之一,他的父母得知此消息后悲痛不已。5月12日是一个特殊的节日,那一天是何川的生日。而因为地震,本来要给他庆生的父母没能见他最后一面。于是他的父母就以写信的方式,来表达他们深深的怀念及爱意。"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每年都会来。"何川的父母曾这样承诺过。这封信里父母给他写的内容,每年都不一样,但每年他们都会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在最下方。有一句话也不会变,那就是——"亲爱的孩子,如果你有一天看见了这个,打电话给我们。"
北川中学废墟和万人坑↓
在北川地震遗址的废墟上,每一块石头,每一寸土地,每一座房子都是带血的,他们染上了遇难者同胞们的鲜血!生命是美好的,但也是脆弱的、易逝的,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决定自己生命的宽度。让我们一起铭记这段沉痛的历史,愿他们在天之灵永远安息。
羌族民俗文化
1. 羌族人的生活
羌族人住在以当地石片建成的碉房中。堂屋内一般都配备有火塘,曾经着这是用来做饭和取暖用的,可是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火塘主要起取暖的作用。
2.羌民族的由来
羌,把"羌"字拆开就是"羊"和"儿",这代表着羌族人对羊图腾的信仰。"羌红"代表着一种吉祥的颜色。羌族是炎帝一族的后人,在朝代的更迭中逐渐融入中原。可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北川苏区3万人中,数千人参加红军或为红军备运物资,其中大部分牺牲在长征路上,北川人民为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而北川人民多数是羌族人,所以羌族人为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如图,这是羌族人民信仰的炎帝↓

3.羌族文化
好客的羌族人民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虽然西夏时期羌族有文字,但它逐渐失传了,这一直是羌族人民的一大遗憾。此外,羌族人信奉“白石信仰”,认为神明常以白石向世人传达上天的旨意。在羌族文化中,一个类似于“道士”的形象是“施比”。天之福祸兮,施比知兮。施比拥有很多祭祀器具,以及羌族人民为之信仰的巫术。在任何隆重的祭祀活动中,都少不了“施比”这样的人物。羌族的乐器也是非凡的,有着千古流传的羌笛和声音优美的口弦。羌族妇女所擅长的羌绣更是绝妙,无需一丝一笔的勾线就能绣成精巧的图案。
第2天晚间课堂
第2天晚间课堂还未开始,4个小组便开始了积极的小组讨论和对当天所学知识的阐述。当大家都准备得胸有成竹时,一群热情好客的羌族人民为我们唱起了迎客的羌歌,并共邀我们参加羌族莎朗节的狂欢晚会。在莎朗节狂欢晚会中大家学习了很多羌语羌歌,以及羌族舞蹈动作;寓教于学,寓教于乐。
结束了羌族隆重的篝火晚会后,我们又开始了科技模型拼装的活动。在这次模型拼装的活动中,小组被随意打乱,重编。在之前没有任何的合作关系下,开始了一次科技模型拼装的活动。各式各样的科技模型,品种不一,功能不一,难度也不一。
经过两天的研学,曾经在车上忘系安全带的我们,曾经在参观景点时打打闹闹的我们,这时变得严肃了起来,队伍也变得整齐了起来。曾经在第1次晚间课堂时,还不知道怎么发言的我们,在整理研学笔记时还没有头绪的我们,这时也变得胸有成竹,会合理分工了。
九皇山——猿王洞
猿王洞的奇景让我们不禁联想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联想到一个个神话故事。可是这些美丽的景观是有科学成因的——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溶有碳酸氢钙的水,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由于水分、压强以及温度等因素的变化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奇特而又美丽的地貌
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由此形成的地貌一般称为喀斯特地貌。
CaCO3+CO2+H2O=Ca(HCO3)2
当受热或压强突然减小时溶解的碳酸氢钙会分解重新变成碳酸钙沉淀。
Ca(HCO3)2=CaCO3↓+CO2↑+H2O
大自然经过长期和多次的重复上述反应,从而形成各种奇特壮观的溶洞。
绵竹年画村
绵竹年画村 ,位于中国四川古城绵竹市,是专业加工、制作、经营绵竹年画系列产品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作坊。同时为弘扬绵竹地方民间文化提供传统与现代的美化服务,在绵竹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有关部门和民间艺人,开发名扬四海、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具有地方特色。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在开发这一资源的大好形势下,正式创建了“绵竹年画村 ”。

一点感悟
1.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见证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而仅仅研制两年八个月的氢弹更是创造出了“中国速度”,我们生长在这强大的祖国,应该永远记住这些为我们祖国强大而作出贡献的人,并继承他们的优良传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2.羌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从炎黄时代一直传承至今,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俗文化中的瑰宝。他们生活的北川地区在“512”大地震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北川地震遗址的废墟,以及地震中那些感人的故事非常震撼;它让我们明白了生命的美好和脆弱。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唯有珍惜当下。人们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在灾难面前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最终我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灾难,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
3.溶洞是奇特的、美丽的,这也是有科学成因的;我们要用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去观赏这些美妙的景色,而不是一味的相信神话传说。“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努力继承并发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它在往后的日子里闪闪发亮,永垂不朽!
文章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