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

石室联中名校跟岗之悟(二)

发表时间: 2014-07-05发布人:何明贤点击率:1553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回到石室联中进行了为期一周多的学习和研修活动,收获颇多。通过初三教学观摩周和进班随堂的听课,议课、评课等交流活动,李朋校长,杨彤主任等名师专题报告和讲座,自己对“搭建自主平台,构建生本课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德育系统课程的研发,以人为本的生本课堂的建构,对我来说,无论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又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心灵的上的震撼。
  能有一段完整的时间静下心来,观摩研究他人的教学风格,回顾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学习大师的教育思想,探究前沿的教育理念,这种学中研,研中学的方式,让自己有了长足的提升。这次研修,让自己对未来新学校发展产生了新的思考,注入了新的内涵,进一步增强了信心和动力,一片更加广阔的教育天地等待着我们去驰骋。

                                                                           -----欧 燕

  生本教育课堂,应该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构成积极、欢乐、高效的课堂,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以生命为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在石室联中的课堂上孩子们高高举起的小手,回答问题时是那么的从容,他们是自信的。生本教育的课堂,精彩的是学生,他们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在生本的课堂上,学生是那样的投入,他们合作、交流,展示自己。在生本的课堂上,所见到的学生,个个都处于一种积极主动学习的状态,在课堂上,他们可以发挥想象,积极思维,对事物都有着执着的探索精神。
  这种课堂,让学生充满了自信,让课堂呈现出精彩,学生活起来了,快乐起来了,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学到了新知识。9月29日我上了一堂观摩课,课堂设计上我大胆尝试,体育课也有学案了。明确的目标,小组合作的要求,课堂上学生的愉快的表情告诉我,他们喜欢这样的体育课。我要让我的体育课也能生本起来,活起来。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上是开心的,自信的,勇敢的,智慧的。有了这样的尝试,给我以后的教育教学指明了道路。

                                                                  -----容 帅

  石室联中的数学课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联中数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和数学建模意识。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上,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情感和认知结构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和人性化的设计。将新知识融入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中,注重了新课与旧课衔接。课堂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贯穿始终。课后我不禁在思考,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我的体会是:一堂好课应整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真实的学习过程、科学的学习方式。应该明确地凸显在学习主体——学生的身上,必须使所有的学生都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状态,包括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的交流状态 、学习目标的达成状态 。所有这些都应该是真实的,而不应是留于表面的。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群体的“科学学习方式”。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做到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认知与情感和谐发展。

                                                              -----王明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最佳方法和手段,而德育是衡量人才的最基本的砝码和准则。从学校讲,教育教学工作千头万绪,它的内涵牵涉到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而这几个方面轻重得当的得到了发展,才能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学校在大课程观引领下,以德育课程实施为载体,不断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系统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校日常的管理和规范工作交给了学生和班主任,班主任进行班内的常规规范和教育,学生进行检查和监督。赋予了广大学生监督检查的权利。学校层面,德育处层面则应该更多的将重点放在德育教育理念的提升,德育教育活动的指导和实施.

                                                                -----王文杰

  在石室联中的十五天,每一件小事,每一次活动,每一次聊天都让我深深感受到石室联中老师的无私,大气。石室联中老师对资料的收集,论文的写作和整理,作一个有心人,去发现,领悟真谛,走近真理。不是我们什么都不会做,是我们的脚步太仓促,未曾留心过,或也曾停留但没有思考过,所以我们总觉得难。而从李朋老师身上我看到了有心才会有大舞台,才能作出一份事业。做个有心人,就应做到有恒心,,有耐心,有信念,有信心;事事潜心,时时仔细,更要有爱心!回去后一定要继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做经验型教师,要做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一边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从问题到课题,从经验到实验,从结果到成长,从传统中挖掘优势,在优势中形成特色,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要像石室联中老师那样笔耕不辍,教学不止,经得起挫折,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成功,在教学中享受生命和学生们一起飞翔,集开路人的卓识,铺路人的奉献,引路人的技巧,带领学生踏上成功的坦途,塑造完美的人生。                                                                                                                                                          -----向 曦
  石室联中从四年前就开始实施生本课堂,一切以“科学、人文、实用”为准则。生本课堂以小组学习为核心。前期准备需要科学分组、组内分工、定任务、拟方法,让小组成员自信阳光。他们的教改,一路走来,充满智慧的思索与探寻。从传统课堂到生本课堂,教师的身份,由“教书匠”到关心自己和追求健康美丽人生的自我实现,到给学生阳光、自信、自主的空间。生本课堂里,学生和老师一起玩课堂,尽享课堂的魅力,尽展师生的风采。在与生本课堂相关的体制配套设置方面,他们的工作十分细致。从备课到学生作业批改到小组建立、组长培训、小组工作的评价,到教材新用的开发,都十分惊人地细致。回味两周来我所见识的生本课堂,在我眼前出现了这样一些关键词:我们的存在,我们的美丽——本真、本色、本朴;认识自己、打造自己;十年磨一剑,有底气的备完三年的教案;成绩,是给学生、家长、校长的交待;从“小”做起,从“细”做起,不耻下问,听成熟老师的课,做课堂教学能手……

                                                               -----徐文娟

  教育,非一日之功,今之教育,我们在茫然中追逐,寻求素质与应试教育的那杆天枰。我们都是行走在教育边缘的使者,用爱和智慧为孩子们开启一扇门,打开一扇窗而已。
  罗马城不是一天能建好的,我们需要的是抢抓基本功,在课堂上以激情带动孩子,以智慧启迪孩子,以关注深入孩子……为了跟进自己的教学设计、教育理念和方法,我们必须终身虚心的学习,以一个鲜活的生命唤醒无数鲜活的生命。
  当对未来有所期待,又承担起他人赋予的信任与责任时,二者的合力将会使潜藏于内心深处自我实现的种子焕发出不可阻挡的力量。我感到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在一个方向,一种意义的统整之下,就算过程再艰辛、再漫长,这样的历练令我充实,令我快乐。

                                                                  -----薛 晴

  进入石室联中,就可以看到“感恩常在心中、责任始于足下”的校训。在学校很多地方也可以看到“办品质学校做幸福教育,当智慧教师成大气学生”,也许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吧。在和石室联中的领导、老师和学生的接触处中无不感受到学校的大气。石室联中自实行区属管理后,在区教育局的总体部署下,学校积极相应教育均衡和高位发展的区域发展理念,实施集团化办学,学校先后领办成都市石室联中(西区)、石室联中蜀华分校、并于2011年在金沙设立石室联中金沙校区,尽管学校有很多困难,但学校都一一承担下来了,几年来,学校先后派出多名管理干部、一线优秀教师到集团类学校任职和任教,积极指导领办学校进行管理革新、教学改进,领办学校在石室联中的指导下发展迅速,很多学校已经成为青羊教育的中坚力量。
  石室联中老师以无私的态度给新学校老师以指导,以研究的精神与新学校老师交流。本次跟岗共安排听课90多节次,平均每个学科组均能听课20余节,集中讲座共四次,集中讨论交流共10次,各组参加教研活动一次,内容安排紧凑、实效性强。在听课中,新学校老师感受的是毫无保留;在讲座中,老师感受到真心;在学科教研活动中,感受到的是严谨;在讨论中,感受到的是高水平。还有老师一对一的对新学校老师的业务指导,都体现出指导老师的悉心。

                                                                                                                                                               -----杨 超

  记得02年我竞聘到联中任教,和我一起到联中的新老师有12位,这其中既有刚从象牙塔走出的大学生,也有像我一样从偏远地区调往成都任教的农村老师。还记得从09年起,联中的教师群体以超常规的方式增长,各个兄弟学校的老师相继成批调入联中。这些老师随之超快地以不可思议的方式融入了石室联中的大家庭,成为合格的联中教师,甚至有些老师快速成为学科教学的领头羊。这些老师的快速成长,毋庸置疑,最主要靠他们的勤奋努力,可从某种意义上说,联中开放包容,纳百川萃众长的文化也为各位老师的成长起到助推器和催化剂的作用。
  联中形成了一种同化一切外来者的文化,形成了一个有自律意识、有责任感、有进取心的教师团队。那么,联中文化最集中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我认为,它不是体现在显性的宣传文字中,而是内涵在那一个个践行联中文化,联中精神的普通教师身上。这种文化、这种精神,不仅仅体现在杨泽海、周丽这累“明星”级的教师身上,也体现在那些默默无闻甚至汲汲无名的老师身上。如多次坚决拒收家长红包的刘老师,如学科中考上重点率接近100%的李老师、贺老师,如一丝不苟、坚持独立风格教书至退休时刻的王老师……

                                                                -----阳 青

  课堂如果是一场电影放映的话,学生才是“主演”,老师只是“导演”的角色。教师更多的是教学的促进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而回顾以前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老师说的多,学生说得少,动得少。这样的的课堂学生只是一味得被灌输,那他们还能爱上课堂吗?似乎不可能。而自主学习的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一切的教学资源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他们的节日,他们的对话,他们生活的教室,他们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教学资源。教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想自己会更倾向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更注重老师的引领技巧。做好“导演”的本分。老师“导演”角色的转变是从课堂来说,但作为英语学科,我觉得应该每个老师都有独特的风格。有的老师善于和学生沟通扩展学生思维,有的老师生动活泼吸引力强,有的老师经验丰富,知识点随手拈来。还有的老师似水温柔以柔克刚,以情动人。每个老师各有千秋,互取所长。在生本课堂的模式下实现:我就是我!以不同的方式走向共同的目标。

                                                                 -----姚 尧

  石室联中生本课堂从最早的自发改进到现在的自觉研究,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都有不少值得学习的东西。这种课堂不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模式,而非常类似于企业员工的管理模式吗。高明的老板,总是可以通过较为灵活的制度激发员工热情,辅以企业文化进行洗脑。这样每个员工可以尽可能的释放出潜能,去提高企业的效益。这几周的学习,这种观念越来越强烈。就是初中教师的管理职能可能会渐渐超过其传承知识及培养情感的职能,程式化、模块化的工厂模式将被各种较为灵活多变的外在形式掩盖起来。这种改变现在是不好置评其最终利弊的,但起码课堂效益将被发挥到极致。
  我们这一年的学习中似乎还不仅仅从一个教育者的层面来充实提高自己,也应该从工商管理理论中去寻找学校动作的一些规律,这些规律将会在今后学校的整个良性运转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坚信高校应该也是一位成功的CEO!我们坚信我们自己是一位合格的部门经理、是一位开发项目组的合格管理人。让我们快乐的拥有双重的身份投身到熟悉而陌生的教育领域中去吧。

                                                                 -----曾 笙

  石室联中小组合作的生本课堂提高了课堂效益,也促进了班级管理。从每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来看,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模式是学生独立解决——小组合作探究——小组集体展示——教师归纳提升,真正做到了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促进了学生“生态化”的学习。从班级管理来看,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管理的实现是两条线,一条是小组内的群体约束力,即小组的自我管理;另一条是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值日班长管理制度,每一个人都必须参加班级管理——这为班级管理探索出新模式。总之,联中老师所做的、所实践的与所有老师所做的、实践的都一样,但又不一样,不一样的是把平凡琐碎的工作梳出条理,雕琢细致,刻画高深,构造完美,成就伟大。因此,在这里的每一天,我们无不为这个群体特有的气质所感染,被他们良好的师德素养,精湛的业务技能所折服,被他们广阔的胸襟与无私的奉献所感动!

                                                                -----郑继勇

  回顾教师们的优秀课堂,我们可以看到每位老师的特点。有的老师擅长设计优秀环境提高课堂氛围,有的老师基本功扎实让人眼前一亮,有的老师课堂语言幽默丰富让人眼前一亮,有的老师课堂紧凑主题突出,有的老师激情饱满让我们连声称赞,这些都是生本课堂下不同的样本,也使我联中觅食感悟颇多:联中教师在生本课堂实施过程中,做到以学为本、以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从而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倾听学习三方面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惯。他们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中,并不是说只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就行了,而是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充当的是学生学习的指引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及调控者的角色进行驾驭课堂。比如宋奕云老师在上作文课时,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他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询问,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互动,并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

                                                                  -----张 勇

  联中老师的课堂,很多都会在课前给出明确的学习目标。而课中小组合作过程中,也有明确的个人目标和小组目标。借用魏书生老师的一句话:“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这样就真正的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避免了生本课堂流于形式。学习后,对课堂阶段性目标和总目标都有各种形式的反馈。如小组代表展示,小组集体展示,典型个例等等,老师和学生即能及时掌握学习状况,明晰学习进程,又能及时发现问题,在当堂或课后做出及时的调整。而条理清晰的课堂流程设计是教学目标达成的关键。教学设计时,应特别注重环环相扣,问题的设计应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问题表述清楚,指向明确,才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
  中国画讲究“留白”,就是为了给看画者自由发挥的空间。一节好课,也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留白。我们在教学中始终应该贯穿的理念是:一节课不是教师的课,而是学生的课。学生需要空间和时间进行自主的探索。只有学生真正的实现在课堂中的探究,才能把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这才应该是生本课堂真正追求的目标。

                                                                -----张 帆

2013年10月7日

文章关键词: 筹备

版权所有©2013-2024成都市泡桐树中学 审批资质号:川教YW-20140047 蜀ICP备14014853号

学校地址:成都市同怡横街298号 邮政编码:610091 电话号码:028-83572610 电子邮箱:cdpts@cdpts.net 学校微信公众号:cdpts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