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

泡中筹备组成员专注聆听赵才欣专家的精彩讲座

发表时间: 2014-07-05发布人:何明贤点击率:1170

  2013年11月11日上午8点30分,泡桐树中学课程研究开发组继续聆听专家报告。主讲人是上海市教委研究室副主任、课程研究专家、上海市特级教师赵才欣,专题报告的主题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
赵老师以课程改革的角度看校本课程建设。从中小学课程演变的历史来看,我们发现,从清末到民国到新中国,课程以引进为主阶段;后来的封闭式课程建设,到开放式课本建设,则体现为本土化阶段。这印证了校本课程的发展,是从模仿他人到自主开发,从封闭到开放,中国中小学课程开发一直在积极地持续发展。


  时至今日,社会处于转型的时代。在教育的社会新背景下,值得我们反思的是: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素质教育,何以年年提年年缺?教师地位为何总没“到位”?中国教育如何摆脱“危机”?
  赵老师说,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学生创新,全球数字化时代要求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终身学习的社会要求学生强大的学力。社会的转型,要求教育改革和课程转型,从根本上要求知识转型,而知识转型又决定了课程模式的转型。我们的课程开发必须上承国脉,下接地气。学校课程计划关键要寻找突破口,展现创新点,保障针对性,而教师的知晓度、认同度和实践的成效度,则是课程计划实施关键中的关键。
  以徐汇区“教材整合”为例,他们更加注重教学环节的改进系列,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五方面提出了改进的侧重和具体措施。以台湾校本课程建设为例,他们更加注重知识的再概念化,权利的再结构化,文化的再生多元整合化。我们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应该整合社会资源,努力突出课程的开放性;突出主体,努力体现学校课程的人文性;关注差异,充分体现拓展课程的选择性。赵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述,风趣幽默的展示,厚重的积淀与经验介绍,给予老师们深刻地启示。

文章关键词: 课程

版权所有©2013-2024成都市泡桐树中学 审批资质号:川教YW-20140047 蜀ICP备14014853号

学校地址:成都市同怡横街298号 邮政编码:610091 电话号码:028-83572610 电子邮箱:cdpts@cdpts.net 学校微信公众号:cdpts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