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

泡中生物学科11月教研动态

发表时间: 2014-07-10发布人:何明贤点击率:1074

撰文时间:2013-12-03

  带着还需消化的理论,作为生物组唯一的老师,我走进了生物学科实践活动,参加了北京市教科所在陈经纶中学分校的生物调研活动,及昌平区前锋中学调研活动。在实实在在的课堂中印证理论学习的收获。本次活动以生物“京版”教材的推进为目的,进行了研究课展示和评课活动,并收集了教师运用京版教材的意见和建议。

  其中听评课环节,使我受益匪浅。

  陈经纶中学的两节示范课,突出展示该校对概念教学的探索成果。概念教学是生物学科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生物学中,概念多,且很多概念是需要理解、记忆并运用的。因此,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探究生成概念,通过尝试运用概念,就成为了生物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该校的生物教师,通过对“结构定向教学”的研究,提出了概念教学的“定向教学法”。即在概念教学中,遵循“直观——概括——辨析(变式)”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从现象中自己概括出共性,并进行变式练习,加强对概念的运用,从而生成“概念”。通过对课堂上学生学习状况的观察,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评课时,大家一致认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孩子提出有价值的质疑,教师应该抓住这样的教育机会,充分利用,让其价值最大化,鼓励学生的思维活动。同时在涉及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应强调获取证据和事实的方法、途径,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而昌平前锋中学则呈现了一节难得的“全程探究”课。在整个初中生物的学习中,能够在课堂上完成的全程探究活动非常有限。而王老师很好的设计和利用了课堂的时间资源,不但顺利的完成了“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学生探究实验,还补充了“唾液能否消化蛋白质”的演示实验。整堂课体现了教师平时对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训练很到位。

      教研员荆老师提出:探究实验,要教会孩子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假设时要让学生明白,应该基于自己的科学基础。而实验的预期也非常重要,因为预期是在假设的前提下提出的,让孩子通过“假设——预期——实验验证预期——假设是否成立”,体验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假设演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通过这几堂课,我也深刻的体会到:不要怕孩子暴露问题。换个角度看,孩子问题的暴露,正是我们教学契机的出现。教师应该有意识的训练自己抓住这样的教学机会,提高教学的敏感性,往往对孩子课堂知识的生成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生物学科教研

文章关键词: 筹备

版权所有©2013-2024成都市泡桐树中学 审批资质号:川教YW-20140047 蜀ICP备14014853号

学校地址:成都市同怡横街298号 邮政编码:610091 电话号码:028-83572610 电子邮箱:cdpts@cdpts.net 学校微信公众号:cdpts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