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搜索
教师发展
泡中体育学科2013年11月28-29日教研动态
发表时间: 2014-07-10发布人:何明贤点击率:1153
撰文时间: 2013-12-03
2013年11月28日,新学校分学科组进入北京市朝阳区陈经纶中学听课学习,正好赶上了朝阳区对陈经纶中学教学的教学视导。通过体育组李湧老师的介绍,我们对朝阳区的体育教学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听课、交流、观看学生体锻一小时大课间活动,更加直观的了解了陈经纶中学的体育教学及体育工作。
一、听课:
第一节课是王珺老师的《耐久跑》
优点:1、教学设计规范清晰;2、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目标明确;3、耐久跑是体育教学中最难驾驭的内容,王老师通过蛇形跑的方式,结合音乐的感染,让学生在课堂上忘掉耐久跑的累,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4、课堂上王老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把学生分为正常体重组、轻体重组(轻体重分2组)、重体重组,这样能合理的根据学生身体状况进行有效的练习;5、课堂上每组练习后教会学生对自己的身体进行脉搏测试,让每个孩子及时了解自己运动状况,及时调整训练强度。
第二节课是体育组组长李湧老师的《武术—健身棍》
优点:1、教案规范,教学目标明确;2、教学中加入了课课练环节,把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放在了主要内容前面,其目的一,北京冬天寒冷,课课练放在前面便能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机能,避免受伤;其目的二,通过课课练加强学生身体素质训练,弥补课堂运动量及身体素质训练不足。3、教师语言组织一流,通过李老师的语言激趣,学生在课堂上嗷嗷直叫,整个课堂井然有序,学生认真、投入,兴趣极浓!4、巧妙运用小组合作,组长根据老师给予的武功秘籍(学习导航),在小组内进行小组教学;5、教学设计巧妙,运用有限的器材,把武术棍术的戳、盖、劈等延伸到小垫子上,学生进行实战拓展,学生学习兴趣更加弄,课堂效果事半功倍!
以上两堂课分男女生进行教学,课堂重教学效果,不搞花架子,用教研员孙老师的话来讲,就是严抓常态课,常态课才是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
二、研讨
教研员听评课很有深度,更多的是指导性的指出这两堂课的问题所在,从听课到评课,教研员不废话,从教案开始,比如教案格式,教案设计有哪些方面需要修改和改进的,更多的是建议或者能不能这样,用委婉的语气进行指导。
三、交流
1、每周四下午有两节课是学校的兴趣课程的学习时间,学生进行走班选课的模式,在交流中,李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校本体育特色课程,比如定向越野、健美操、田径、直排轮滑等,这都是学生最喜爱的特色项目。
2、 课间我们观看了陈经纶中学的学校大课间活动,让我们震撼的是,学生在40分钟参加了5套徒手操的练习,孩子们精神饱满,动作整齐。在每套操的衔接,体育老师设计了队形的变化,提高兴趣,运用激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锻炼。整个课间操全程由音乐指挥进行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可见该学校的德育工作是非常好的。
2013年11月29日 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育与健康学科研讨—十年课改总结
1、 关注校本教研
2、 培养一批青年骨干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3、 形成名师引领教学模式
课程设置:课内+课外即必修+特色相结合
思考:1、初中课改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课堂结构的核心2、初中课改教师必须关注教材教法的研究3、创新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教学资源4、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教师基本功训练可持续化。
在总结会的最后,马主任的一番讲座让我感受很深,马主任的观点是:
1、 教学需要创新,但是不要太复杂,要讲实效,当下有很多课,那叫秀课(做课),没有实效性,有些课不能普及,打磨课成了一种潮流,这样的课是失败的。
2、 反对电子备课,很多老师备课,那就是反复粘贴,备课要备学生,备教材,还要备环境。
3、 教学设计是教学的“预案”,老师上课前要学会预设课堂中出现的问题,采用多种办法进行修正,解决。
4、 学生过程性评价的落实与实施,最重要的是规范而不是创新。
5、 听课、评课、看课要找出典型,不要喝喝酒,聊聊天就把课评了,为提升体育教师教学水平要拉下脸面,深入研究教学。
通过两天的深入学习,收获很大,更认清了体育教学的真理,要创新更要实效,要课堂更要激趣!
文章关键词: 筹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