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搜索
教师发展
张思明精辟讲述《走班制、导师制的理论与实践》
发表时间: 2014-07-10发布人:何明贤点击率:1500
2013年12月5日上午8点30分,研修班成员再次回到会议室,聆听专家讲座。主讲专家是北大附中的数学特级教师张思明。在长期的教学教育工作中,他勇于探索、刻苦钻研、撰写发表了教育教学论文40余篇,参与编写教学用书100余万字。他创造的“导学探索、自主解决”教学模式和数学建模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荣获北京市首届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数学教学苏步青一等奖和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
张老师从基础教育的缺失、学校课程改革、学校课程建设三大方面,层层深入地讲述基础教育中人才与课程的关系。他认为,当前基础教育应该培养清晰有效的沟通者、自我指导的终生学习者、创造性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者、负责的和参与的公民、合作的和优秀的工作者、整体的且富有信息的思考者。学校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致力于培养学生做——个性鲜明、充满自信、敢于负责,具有思想力、领导力、创新力的杰出公民。他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能热诚服务社会,并在其中表现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他人的关爱。为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解决一切为了从根本上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问题,以“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为面,以“因材施教、培优促特”为点,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成长过程,使“自我规划、自主发展、自觉担当”真正成为可能。 学校要创新选课制下的教学管理机制,选课排课走课制、指导辅导引导制、免修补修重修制、规划计划策划制。评价分为学段学年学分制、申请申报申辩制、评教评选评优制、考查考试考核制。实施方式体现为:选课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管理模式、活动模式。其中改革的重点为课程建设,课程建设分必修课、选修课和通选课,如讲座课程、学校荣誉课程、大学先锋课程、活动课程等类型。张老师毫无保留地向大家介绍了人大附中在教学改革方面的具体做法,结合案例,将走班制、导师制的具体做法清晰呈现并做诠释。
张思明老师的讲述,启示我们新学校老师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要冷静思考、勤奋多思、自主多元。而他在讲述中体现出严密的逻辑,也给研修班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文章关键词: 筹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