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分享

每个孩子都值得温柔以待 —原泡中17学部庄宇辰妈妈谈泡中

发表时间: 2021-03-15发布人:李浩点击率:8168

       泡中原2017学部庄宇辰同学,初中就读于泡桐树中学,高中以文化和专业成绩综合排名四川省第一的佳绩考入成都七中(林荫校区),在2020年高考中,孩子坚持游泳与文化两手抓,顺利考入清华大学。在此我们邀请庄宇辰妈妈,请她给我们分享孩子求学之路的点点滴滴。

Q1:这么优秀的孩子,初中为什么该选择泡桐树中学?

A:如果“考上清华”算是优秀的话,她勉强符合大多数人的定义吧。但是她不是一直优秀,至少小升初的时候并不是。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班主任曾经把我叫到办公室去,给了一个让我十分受伤的评价:“老实说,你的孩子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我当时难过得几乎说不出话来,我想没有人可以随便对一个7岁的孩子下一个结论,未来有多少种可能性啊,何况这位老师才调到成都,和孩子接触不过两个月。我记得我当时回答的是:“是的,她距离天才的确有一段距离”。

     小学时因为游泳训练,我被批评过“不务正业”,五年级时我们第一次办理三级证书,学校一度拒绝在孩子的学校证明上盖章;后来达二级,我对去学校已经有了心里压力,叫孩子父亲去学校盖章,结果孩子爸爸回来给我说“来了个新校长,主张’和而不同各尽其美’治校,很顺利的盖好了章”。“各尽其美”的理念,让我和孩子在小学的最后阶段过得非常轻松,也就是这个时候,泡中的老师来六年级宣传讲课,上了一堂语文课以后讲了泡桐树中学的办学理念,孩子触动很大,回来给我说很喜欢这个学校。

我用了两个星期时间去了解这所青羊区的新学校,后来在金沙小学B区的大门口捉住了一位老师,我详细咨询了教学理念、培养目标、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我回家开了一个三人家庭会议,意见都很统一,我们都觉得我们太幸运了,当我们要升初中时,就有这样一所学校诞生了,孩子为上百种的选修课所吸引,爸爸觉得首届公立学校,一定会在教学质量上下功夫,这点毋庸置疑,铁定放心;而我被打动的就是“生命自己长大,人人皆可成才”这句话。

然后我写了一封信,请孩子带给第二次来上课的泡桐树中学的老师,我们表达了对当下唯升学率是瞻却依旧保持着教育情怀的老师们的敬意,也表达了我们愿意和泡中一起成长的决心。



Q2:家庭为什么选择特长生作为考学的路径?

A:如果这里说的考学”是指考大学的话,我想说我们并不是高三时才选择走高水平运动员的。而是从初中开始,目标就很明确,游泳和学习两手抓,向目标大学的要求靠近。到了高三时我们的选择就非常明朗了,如果仅凭高考裸考,我们的分数拼了命可能就是四川大学,这还是非常理想的状况下,211还是很有把握。高三时我们基本实现了游泳的小目标,蝶泳在全国16-18岁女子组排名第一,如果走高水平运动员这条路,我们就可以冲击C9,也就是说,游泳可以帮助她在更高一个层面选择学校,而这所学校也是她心仪的。所以我们全家非常愉快地、坚定不移地选择了高水平运动员这条路作为升大学的主要路径。

Q3:特长生的路难走吗?

A:这世上通向成功的路有好走的吗?

    我对特长生的理解,就是某一项某一方面特别突出的学生。可以是数学,物理,当然也可以是琴棋书画,跑跳投掷。所以在我的理解中,我的孩子跟牛班的孩子是一样的,她和五大学科竞赛拿奖牌的孩子是一样的,我们也有全国冠军,也有全国纪录。有时候我会问自己,为什么只是五大学科竞赛,难道体育,艺术不是一门学科?

    不管是文化类学科还是艺体类学科,想走特长生都不轻松。但从几率上来讲,高水平运动员的录取比例比文化类竞赛的孩子的比例要大很多,拿游泳高水平运动员举例:

2020年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左右, 清华全国录取人数3600名左右,清华录取比例为0.0336%左右,

2020年报考游泳高水平运动员大概700名左右,女生大概300人左右,清华录取女生3人,清华录取比例1%左右。

1%的比例从数值上来看,远大于0.0336%,相信很多家长都看到了这个诱人的录取比例,而且清华的B类高水平是可以按学生意愿选择专业(除姚班、强基、协和这样特殊要求的学院和专业外),这是目前所有招生类型中最利好的途径了,可是为什么全国每年只有300名左右的女生会选择高水平游泳运动员呢?最简单直接的原因可能就是,太难!

对于游泳运动员(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竞技运动员们)来说,我们的计时标准是百分之一秒。我们是学生运动员,跟专业运动员比起来训练条件和训练量都差得太远。我们平时每次训练5000米的计划,一年中大概有240天执行这个计划;寒暑假每次训练10000米,一年中大概有40天执行这个计划。曾经我们用了2年半的时间,跨过了0.01秒的瓶颈,也用高中三年,提升了4秒的成绩。三年四秒,如果平均到三年中的每一天,可能完全微不足道,我计算了一下 ,都不知道如何表达这么微小的数字,但是我们日复一日枯燥的训练,每天执着地奔波在学校--游泳馆--家的路上就是为了每一天的这些微小到极致的进步,而这些成绩,很多人可能都看不到。有时候我会在想,或许很多家长,真的没有用放大镜,所以看不到聚沙成塔之前的那一粒一粒的沙,这或许才是成长路上真正的困难吧。

如果你陪同孩子一粒一粒捡了这些沙粒,和她一起堆积起来变成一座里程碑,我想你会和我一样,某一天看到孩子的朋友圈,她说“我妈妈是愿意理解支持我的人”,你会和我一样泪流满面,也许我们自己的一座小塔也在岁月里慢慢沉淀成型了。

所以这条路上最大的困难,是和所有的路一样都有的困难,那就是开始和坚持。

当你决定要走特长生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的优劣势和未来可能取得的成绩做客观评估,优劣势包括文化成绩和体育专项成绩,要做合理假设,比如如果我放弃体育,文化我能上多少分,能实现我的既定目标吗?如果不放弃,我要做到怎样的平衡和兼顾才能在高考时实现既定目标,那么倒推回来,高中我应该是怎样的状态完成什么指标和任务,初中的学业发展呢?一直倒推到现在,现在我是否满足这些状态和指标任务?如果完成了评估,有了确定要走高水平运动员这条路的结果,那么才算是真正完成了特长生的准备。

如果你没有长期锻炼形成的体育专业能力,高中时觉得1%的比例上清华还能随便选专业是一件很诱人的事情,想走这条高水平运动员的捷径,可能会很遗憾,连报名资格都不会具备.

Q4:在平时训练和学习之间,如何找的平衡点,保持学习成绩?

A小学阶段的学习和训练基本没有冲突,因为我们不补课,而且我也是个敢于拒绝老师的家长,这点不值得学习。这源于孩子给我的勇气,我问她,喜欢游泳吗?她说喜欢。我说那你好好游,学习上只要老师不找我开小型家长会就行,其余的我都可以应付。小学五年级以后基本上是一周7练,每天都去。两个月达了三级让她特别有成就感,我也很配合地大肆表扬和宣传送了不少礼物。她很顺利地度过了最初的适应期。那时候最大的坚持其实是父母的坚持,只要我们不送,她基本就不可能训练,于是我和她爸约定,不管刮风下雨,我们都把娃送去,我们先表明做好一件事情的态度。出乎意料,居然在忙忙碌碌的学习训练中,她的古筝还考过了十级。

     初中以后就具体了很多。学习任务重了,训练也进入了瓶颈期,连续三次大型比赛都差0.01秒达一级。训练一周五次还加了一周两次的早训,早晨5:50起床,8点起水,车上吃早餐,上不了早自习,送到泡中刚刚第一节课开始。

     泡中给了我们极大的支持。有一天自习,孩子爬在桌上睡着了,老师给同学们说:别打扰她,一会儿也不要有人说她睡着了。

     孩子带着泡中的校旗开始了南征北战,由于比赛几乎每个学期开学一周我们才能回到学校学习。老师和我商讨后,鉴于她足够多的运动量,建议把体育课用来学习或者休息,再把自习课利用起来,让孩子去找科任老师解决一周的问题。由于小学养成的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习惯,所以她很快解决了作业的问题。我们有一个80%的理论我们坚信,提高课堂上的听课效率才是最关键的80%的成绩来自于课堂。为了这80%,她在车上完成了预习,在做准备活动时背诵英语,她甚至发明了睡觉学习的理论:睡前背一篇课文,那么睡着的时候也在背,第二天早晨就背下来了。

她居然在泡中还参加了四次游学,学习了戏剧表演,烹饪,芭蕾,美妆,演讲,萨克斯,竖笛,我们还在泡中全力承担所有责任下,去澳大利亚参加了维多利亚洲洲际游泳锦标赛,获得了女子100米蝶泳第四名。在初二的周末,她还参加了桂花树下的英语演讲俱乐部,只要不比赛,从来不缺席。

我们在墨尔本决赛时,泡中李老师发来一张我们自己种的海棠开花的照片,我们给它们取名“海棠雨晨”,每年初春开花时,老师都会发一张照片给我,我想细致之微,莫过于此,育人教书,贵在用心。就像高考前17学部的老师们给娃娃们发来视频鼓励加油,孩子们说,我们不只是师生,还是朋友和战友。

中考成绩607,相当于700分的85%,这十分符合我们的预期。游泳测试第一名,顺利进入了七林。高中第一个星期依旧是请假比赛。那个时候已经十分清楚自己想去的大学,需要用两年的时间,努力提高自己的全国排名。七中也是一个神奇的学校,高一周周都有活动,班主任是数学老师,主动把正课拿出来给孩子们化妆参加合唱比赛,幸好我是泡中出来的家长,见怪不怪经得住考验。

我们依旧执行80%理论。高中时发现这理论仅适用于全市及以上的统考,不适合七林的考试。看到一直是年级倒数几十名的排名,她也有点心慌,我告诉她:你很努力,如果不努力怎么可能一直撇得这么稳定,你看看你周围的学霸们,你稍微不努力就成年级倒数第一名了。我家还有全科及格奖。说真的,再不毕业,我可能真的想不出来表扬她的地方了。实在考得不好的时候我连书面整洁奖都发过,就像学校总是给她发最尊敬老师奖一样,后来改成最孝顺父母奖又发了一次。

高中以来每周训练5次,不上晚自习,接送全部由我来完成。高中女生的体重在我的伙食保证下控制得很好,所以游泳成绩也跟开挂了一样,三年四秒我说是开挂,可能很少有人能理解。看看全国U系列比赛中,女生的占比就可见一斑。坚持到高中的女生不多,坚持到高三的女生更少。女生受生理期和生长发育的特点的影响,往往在14岁之前出成绩的比较普遍,高中以后游泳成绩能稳步上升,又能保持一定的学习成绩的就不多了。这也是我常常鼓励她的比较像样的重要数据支撑。

她在学习和训练时,我就做一些数据收集。我收集整理了目标学校三年内的招生情况例如泳姿和成绩,慢慢地我们知道梦想并非遥不可及。我们战胜了从小的偶像,眼光不再局限于四川省。当她拿到弗罗里达洲际100码和50码蝶泳冠军的时候,我们的选择权更大了。为此她还努力学了一学期的西班牙语,后来确实没有时间,考了初级就放弃了。

在七中她学到了缝纫,给我做了一个很难看的包;还学了木工,用榫卯结构做了一个餐垫;还做了一大堆电子设备,老师说做好了就可以带走,这些元器件都论斤称的;在做完了豆腐乳泡菜果酒香水后,高二结束了,她依旧是年纪倒数几十名,撇得让人忍不住再次表扬她的稳定,游泳接近了我们的既定目标,全国排名第一,两个全国纪录,梦想触手可及。


永远都不要放弃努力,也不要沾沾自喜,因为你不知道还有多大的困难在梦想的前面等着你。突如其来的疫情,停训三个月,没有游泳池的游泳运动员,就像没有水的鱼,不过她自嘲自己是牛蛙,水陆两栖。练不了水里就练陆上。每天跑步5公里,网课之余,体能一天三练,无论多晚。疫情前她的引体向上做5个,疫情结束后可以做15个,因为教练说:“做10个引体向上的话,理论上100米蝶泳可以破4秒”。我们坚信绝处一定能有生机。一定要坚持到最后。疫情期间全家一起奋斗的三个月,把我们紧紧连在了一起,觉得生命这样彼此信任依赖对方也不错,至于结果,顺其自然,我都爱。如果我们都努力到没有遗憾了,那任何结果都不会让我们感到遗憾。毕竟生命很长,高考只是一段旅程,未来依然有无数种可能。

2020618日,我们参加完一推再推的全国游泳统测,终于回到教室准备高考。此时我们已经能感受到过去十年里习惯给我们的巨大馈赠,坐在课桌前,她从容刷题的样子,她专注的样子,都是过去的点点滴滴的沙堆积的塔,她有自己的王国和领土,她是自己的王。

高考依旧是607分,让我又为神奇的巧合给她送了礼物。这完全符合她的80%的理论,也符合我们在疫情期间做的目标计划。她一直敢于取舍,比如数学最后一道题的第二小题,不会做,能写步骤就写,不能写果断放弃,专注于会做的题,尽量不丢分。高考成绩她有些不满意,但这一页翻过去了,新的征途开始了,继续去清华,做一个更大的学渣,我不介意做一个学渣的妈妈。

回到这个问题,学习、训练完美的结合点在哪里呢?我的想法有两个,一是它们本身就是一体,不存在严格的边界,无需划分成独立的两部分给与量化的比例。“运动使知觉更敏锐,使意识得到发展,从而提高我们对学习感受的敏锐性,增强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度,这是体育的迁移价值”,我经常说如果孩子没有十来年的游泳训练,或许文化成绩还不如现在,很多人会说我开玩笑,但真正和我们在一条路上走到今天的人,明白我在说什么。二是孩子现在依旧没有放弃训练,也有代表清华大学比赛的任务,她并不觉得这是额外的负担,相反觉得这是理所应当,也是归属感和荣誉感的存在,适当的弥补了高数带给她的碾压,这是她完整学习生活的一部分,而那个所谓完美的结合点,应该出现在下一秒,只要不放弃,就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让生命自由成长”,正是有了泡中这样允许孩子多样化发展的环境,才让孩子在初中就播种下一颗不一样的“心”,在高中和大学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发展,才有了孩子今天的成就,在此也衷心祝福泡中越来越好。



文章关键词:

版权所有©2013-2024成都市泡桐树中学 审批资质号:川教YW-20140047 蜀ICP备14014853号

学校地址:成都市同怡横街298号 邮政编码:610091 电话号码:028-83572610 电子邮箱:cdpts@cdpts.net 学校微信公众号:cdptszx